当前,物流企业在“无人物流”方面展开了全方位角逐,而阿里和京东之间的竞争尤其激烈。8月初,京东宣布在江苏昆山启用无人分拣中心,其**特点是,从供包到装车,全流程无人操作。与此同时,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也宣布,自己打造的中国**机器人仓库已在广东惠阳投入使用。
京东方面表示,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是京东智慧物流的三大支柱,京东无人机已在宿迁、西安实现日常运营,两个月内完成了数千单配送任务,飞行里程近2万公里。京东无人车也已在北京、杭州、西安的多所高校开始运营,而智能机器人更是早已在不同仓储物流中心投入使用。
物流“无人化”主要分无人仓库和无人配送。尽管这两个概念都很吸引眼球,但无人仓库和无人配送都不是新事物,过去只是在单个环节上使用而已。
目前,谷歌、亚马逊、敦豪DHL、顺丰快递以及沃尔玛等都在推出无人机配送业务。亚马逊2012年以7.75亿美元收购了KIVASystem公司,其KIVA仓储机器人可以举起3000磅的货物,且可以敏捷地移动于各个货架之间。
“无人物流”已经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阿里和京东等企业之所以在“无人物流”方面动作频频,究其根本,是在抢夺资本的注意力。物流“无人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它融合了目前几乎所有的热点技术,不仅是吸引资本聚集和催生市值上涨的**工具,也是物流业**的竞争手段之一。
物流“无人化”的**优势,就是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据京东方面介绍,目前京东无人仓的存储效率是传统横梁货架存储效率的5倍以上。京东昆山无人分拣中心的分拣能力可以达到9000件/小时,供包环节的效率提升了4倍,在同等场地规模和分拣货量的前提下,每个场地可节省人力180人。无人机则能够将传统人工配送的时间缩短数倍甚至数十倍,物流成本也随之降低。
菜鸟网络也表示,过去的传统仓库,消费者下单之后,拣货员需要跑步到货架前,将货物拣出。由于一个订单往往有几件、几十件货物,拣货员需要在仓库内多次跑动,通常每小时只能拣货100多件。现在,拣货员与机器人搭配后,每小时的拣货量比以前提升了3倍多。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物流产业正面临从互联网向物联网转型的新拐点,工业4.0已自然而然地融入物流仓储自动化领域。近几年,物流仓储自动化、智慧仓库等现代化科技的出现,将原本独立运作的自动化模块通过信息技术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带来了物流业整体质的飞跃。
显然,物流产业正处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转型升级之际,而技术新红利也正在重塑中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好运物流网>上看到的,有优惠哦!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