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版《三国》电视剧的热播,“三国热”成为时下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语。在《三国》中,先后有几个大的团队出现:有的貌似强大,最后归于失败,如董卓团队、袁绍团队、刘表团队;有的由弱到强,开创一方霸业,如曹操团队、孙权团队、刘备团队。
主导了他们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各自的团队精神。作为现代企业团队,可以从中总结出许多有借鉴意义的东西。
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一个人员结构合理、各自职责清晰的集体组合,其成员组成主要分为三个类型。
其一,比如《三国》中的袁术是最不善于审时度势的典型人物,他在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优的情况下,强行称帝,招致各路诸侯的围攻,很快就走向了覆灭。与之相反,曹操则稳重得多,他不急于称帝,而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挑动各路诸侯相互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团队中需要善于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其他人际关系技能的成员,即是团队的领导者。作为团队的核心,领导者的关键是“做正确的事”。
其二,团队中需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权衡这些建议,然后作出有效选择的成员。如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周瑜、曹魏的荀彧、郭嘉等。
其三,需要具有技术专长的成员既执行者,如张辽、赵云等勇冠三军的武将。他们的最主要任务是“把正确的事贯彻和引导下去”。这也要求他们“把事情做正确”,成为高效执行的员工。而要成为执行者,他们还需要充满活力,善于积极思考,面对问题能迅速作出决定,懂得利用他人和各种资源完成任务,善于学习和总结,并重视后续追踪,遇到问题,不找借口,具有高度责任感。
所以说,高效团队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能对这个团队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我们不妨试以刘备团队为例:
刘备团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刘关张三结义是团队形成的基础,赵云、孙乾等人的加入也只是巩固了这个基础,直到诸葛亮的加盟,这个团队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的基础,也改变了此前长期打不开发展局面的状况。此乃团队的形成阶段。
有了合理的人员配备,不一定能立刻成为高效团队,因为各成员间的相互了解、信任不够,不能使各自的能力形成合力,在诸葛亮刚辅佐刘备时,就有关羽张飞对其能力的怀疑。只有经过火烧博望坡这样的实战证明后,才达到了“1+1>2”的效果,并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团队。此乃团队的磨合阶段。
刘备团队的正常运作是在经过赤壁鏖战,有了荆州这个立足之地之后,这个团队才能围绕自己的奋斗目标,“文臣运筹于帷帐之中,武将搏杀与疆场之上”。由于方略正确,战术合理,很快就攻占零陵、桂阳、长沙等地,开拓出一大片疆土。并最终进占西川,建立了蜀汉政权。此乃团队的正常运作。
在刘备团队的短暂历史过程中,与曹操团队角逐汉中是该团队最高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曹操在军力、财力均占优,又是在守方的形势下,还是不敌刘备团队的进攻,除了战术上的原因外,刘备团队成员表现出来的对团队高度的忠诚和承诺也是连战连胜的因素,为了能使群体获得成功,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情,愿意为实现这个目标而调动和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这也最终发挥出高效功能。这可看做团队的超常发挥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里,刘备团队能根据自己相对弱小的情况,坚决贯彻“联吴抗曹、据荆攻蜀”的战略方针,符合了一个优秀团队发展的要求,也取得了巨大胜利,如果能坚持执行这一方针,并不断创新思路,其发展前景应当更为广阔。
但是,由于关羽对“联吴抗曹”的忽视,引来“吕子明白衣渡江”,刘备报仇心切,不顾大局,拒纳忠谏,导致兵败,这一证明:当一个团队目标错误的时候,就不能形成合力,也不会取得成功。
因此简单说来,作为新时代的企业,无论讲究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无论追求怎样的市场目标,都离不开一个稳固而坚强的团队,有共同认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对所从事的事业感到满意,乐意成为团队的一员并协助实现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也恰恰是这个道理吧!
还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谢谢您的阅读。
网站申明:系本文编辑转载,来自网友自行发布或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权归属原作者。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
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