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进口除了内部面临压力与质疑外,对外还面临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一直以来不太愿意放开对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
由于国外主要技术输出国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做法,核心技术进口更少,香港进口到北京的关键设备大多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淘汰的产品,不便于及时掌握国际领先技术。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引进合同11253份,合同金额仅256.4亿美元。
据统计,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主要来源于东盟、韩国、日本等地,从美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份额却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2010年的6.3%。今年是我国“入世”十周年,仍然被美国列在贸易类别国家里面的最后一类。
陈德铭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直问美国的商务部长,中国市场很大,也很开放,但除了能买你们的飞机、大豆、棉花,你还能卖什么给我?你将两千几百个品种的商品都列为军民两用品,对中国实行严格的管制,即便出口到中国,每年还要进行最终用户调查。美方能不能放宽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从而扩大这部分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进而平衡两国的贸易?”
商务部研究院WTO专家梁艳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人民币汇率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是中美贸易磋商的两大焦点问题,但本着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这两个问题预计这两年内都难有实质性结果。
还可以看看
其他文章,谢谢您的阅读。
网站申明:系本文编辑转载,来自网友自行发布或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所有权归属原作者。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
联系我们删除。